李玉清踩着红毯走向礼台时,裙摆扫过满地玫瑰花瓣,宾客的掌声如潮水漫过她耳际。
这个被精心雕琢的升学宴现场,此刻正上演着最完美的亲情戏码——直到她将烫金信封递向继父张维强那抹标志性的假笑。
当看到表演池里欢快游动的海豚时,她兴奋得跳了起来,手指着海豚,急切地喊道:“妈,我能摸摸海豚不?”
胡莉杉脸上满是温柔的笑,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头发:“行啊,这是妈给我们小公主八岁生日准备的特别礼物。”
玉清如愿摸到了海豚那光滑的皮肤;又看了精彩绝伦的水上表演,时不时发出惊叹声;还吃了她最爱的冰淇淋。
晚上回家的路上,玉清玩累了,靠在母亲的肩头,不一会儿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。
胡莉杉轻轻拨开女儿额前的碎发,在她额头上落下一个轻柔的吻,轻声说道:“生日快乐,我的小雨。”
她之前就听到医生对社区主任说,母亲的脊椎受损严重,可能这辈子都站不起来了。
她会绘声绘色地给母亲讲学校里发生的趣事,为母亲念书,有时候就安静地坐在病床边写作业。
玉清透过门缝,看到母亲紧紧握着张维强的手,眼中含着泪水,不知道在说些什么。
胡莉杉微笑着闭上眼睛:“记住,不管发生什么,都要坚强,都要好好活下去。”
她看着母亲的照片被放进灵柩,看着灵柩被推进火化炉,却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来了。
好景不长,母亲去世不到半个月,张维强神色兴奋地回到家,对玉清宣布:“你马上就有新妈了。”
“这是蒙庭,比你大两岁,以后你们就是姐妹了。”张维强介绍站在姚小玲身边的女孩。
“你这个没用的东西!”姚小玲抄起茶几上的杂志就朝玉清打来,“知道这茶杯多贵吗?”
这时,张维强进来了,玉清以为他会制止姚小玲,没想到他一把抓起玉清的胳膊。
但更让她震惊的是张维强的转变。那个在医院对母亲嘘寒问暖的男人,现在就像变了一个人。
她被要求做大量的家务,洗碗、拖地、洗衣服,甚至连张蒙庭的衣服也要她来洗。
“看看人家蒙庭,学习好,还会钢琴和舞蹈。”张维强总是这样当着玉清的面表扬张蒙庭,“不像某些人,只会给家里添麻烦。”
张维强和姚小玲一大早就带着张蒙庭出门去了海洋公园,把玉清一个人留在了家里。
两年前的今天,妈妈带着她去了海洋馆,那是她记忆中最后一个充满欢笑的生日。
她转身走进屋里,从藏书的角落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小罐子,里面装着一些从学校带回来的面粉,还有一小包白糖。
她轻轻地把面粉和水倒进一个小碗里,用筷子慢慢地搅拌着,做成了一个小小的圆饼。
火柴很快就熄灭了,她抹掉眼角的湿润,一口一口地吃掉了这个半生不熟的面饼。
“来,庭庭,吹蜡烛许愿!”姚小玲端出一个巨大的奶油蛋糕,上面插着十二根蜡烛。
张蒙庭得意地环顾四周,目光在角落里默默擦桌子的玉清身上停留了一瞬,随即又移开了。
“记住你的身份,你只是个捡来的孩子,我们已经够照顾你了。”姚小玲冷冷地说道。
“玉清,我发现你最近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,是家里有什么问题吗?”王老师关切地问道。
从那以后,王老师经常会“不小心”留一些点心在讲台上,然后对玉清说:“玉清,你留下来帮老师整理一下试卷吧,这些点心你吃完再走。”
“她其实不是我亲妹妹,是我爸收养的,听说她妈妈生她的时候都不知道爸爸是谁呢!”张蒙庭的话引来周围同学的窃笑和议论。
但她不敢反驳,因为她知道,如果在学校和张蒙庭起冲突,回家后等待她的会是更严厉的惩罚。
她已经学会了在姚小玲面前称呼她为“妈”,尽管这个字眼每次出口都让她心里发堵。
玉清小心翼翼地翻看那些照片。有母亲年轻时的单人照,有母亲和一个陌生男人的合影
她知道只要熬过这段时间,等她长大了,有能力了,就可以离开这个家,不再受任何人的气。
“玉清,这是张阿姨,你妈妈的老同学。”张维强介绍道,语气里有一丝不自然。
“孩子,这些年过得好吗?我一直想来看看你,但一直没找到机会。”玉清不知该如何回答,只能点点头。“挺好的,叔叔阿姨对我很好。”
张阿姨掏出一个精致的小盒子递给玉清。“祝你生日快乐,这是阿姨给你的礼物。”
张维强在一旁干笑两声:“张姐言重了,玉清是我们的孩子,我们会照顾好她的。
离开前张阿姨悄悄塞给玉清一张纸条:“这是我的电话号码,有需要随时联系我。”
姚小玲抬眼瞅了瞅她,满心怀疑:“又是补习班?学校最近咋这么多补习班呢?”
玉清赶忙解释:“是奥数竞赛的特训,老师说我有点天赋,盼着我能代表学校去参赛。”
“别客气,我答应过你妈妈要照顾你的。”张阿姨说着,点了一杯热巧克力递给玉清。
玉清低下头,一时不知该不该说实话。这么多年,她早就习惯了在外人面前把自己的痛苦藏起来。
“他们从来都不记得我的生日,也不关心我的学习。”玉清声音带着哽咽,“我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名,他们都跟没看见似的。”
“阿姨,求您别告诉他们我说的这些话。”玉清急切地说,“要是他们知道了,我肯定更惨。”
“别担心,我不会让你更难受的。”她拍了拍玉清的手,“但我也不会就这么干看着。”
“这事儿说来话长。你妈妈和张维强可不是啥相爱的情侣,他们的婚姻……说白了就是一场交易。”
张阿姨喝了口咖啡,接着说道,“那时候你才七八岁,她最发愁的就是万一自己走了,你该咋办。”
“当时她也没别的办法了。”张阿姨叹了口气,“不过张维强还有个更重要的目的。”
“你妈妈有一份保险和一套房产,受益人是你。但按规定,得等你成年了才能动用。”
张阿姨意味深长地看着玉清,“张维强答应照顾你到成年,其实就是冲着这笔钱去的。”
原来张维强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真心对她好,他只不过是一直在等着她长大,好拿到那笔钱!
玉清接过照片,一下子就认出了照片中站在母亲身边的年轻男子,正是她在阁楼上看到的那个人。
“后来因为一些家庭方面的原因,他们被迫分开了。没多久李志强去了香港发展,你妈妈就嫁给了别人。”
“应该不知道。你妈妈和他分手后就断了联系,他去了香港后,很少有人能联系上他。”
张阿姨握住玉清的手,“但有一件事你必须得知道,你妈妈非常爱你,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。”
“不客气,孩子。”张阿姨拥抱了玉清,“记住,不管发生啥,你都不是一个人。”
同时,她开始暗中计划如何找到自己的亲生父亲,如何在成年后拿回属于自己的财产。
但她心里明白,总有一天,她会用实际行动告诉这些人,她李玉清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。
通过王老师的帮助,玉清获得了学校的特殊奖学金,可以免费参加学校组织的补习班。
“庭庭,一定要好好发挥,把钢琴弹好,争取那20分的加分!”姚小玲不断叮嘱。
中考那天,张维强开车送张蒙庭去高考考场,对玉清说:“你自己想办法去吧。”
“妈妈,看着我,我不会让你失望的。”玉清在心里默默说道,然后昂首挺胸走进考场。
就在派对进行得热热闹闹的时候,玉清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,中考成绩公布了。
姚小玲阴沉着脸,而张蒙庭则像吃了苍蝇一样难看。她本以为今天是属于自己的舞台,没想到被玉清抢了风头。
他站起来,俯视着玉清:“蒙庭上大学,一年学费生活费至少三万。你觉得我还有钱供你上什么重点高中吗?”
“真是不知好歹!”张维强怒不可遏,“我好心收留你,供你吃穿,你就这么回报我的?”
玉清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,平静地说:“我会感谢你们的养育之恩,但我也有权利追求我的生活。”
距离开学还有一周时,她便开始着手准备入学所需物品,校服、被褥、学习用品,每一项都不可或缺。
张阿姨看着眼前这个懂事的女孩,毫不犹豫地说:“当然可以,孩子,你需要多少?”
张阿姨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:“别操心还钱的事儿,你就安心学习。这钱就当是我替你妈妈给你的。”
华师附中的课业压力远超玉清想象,每天早上六点就得起床,晚上十一点才熄灯,中间几乎没有休息时间。
数学测验后,李老师对玉清说:“李玉清,你的数学天赋很不错,愿意参加数学竞赛小组吗?不过可能会占用一些周末时间。”
玉清毫不犹豫地答应了,她心想周末留在学校参加竞赛培训,正好能减少回张家的时间。
李老师鼓励道:“以你的水平完全没问题,而且这次比赛奖金不少,一等奖有五千元呢。”
当奖金打进银行卡时,她第一次感受到经济独立带来的安全感,更加坚信通过努力一定能改变命运。
玉清一惊,不知道他怎么知道的,小心翼翼回答:“是的,爸,我想自己赚点生活费。”
玉清猜测这可能是因为她现在几乎不需要张家的经济支持,反而减轻了他们的负担。
她在校际数学竞赛中获得特等奖,被评为“广东市优秀学生”,照片登上了《广东日报》。
当天的报纸送到张家时张维强脸色变得异常难看,酸溜溜地说:“真没想到,你还挺出息。”
玉清只是淡淡笑了笑,她知道张维强并非真心为她高兴,只是嫉妒她的优秀和独立自主的能力。
姚小玲也在一旁泼冷水:“别以为上了报纸就了不起,不过是会做几道数学题罢了。你姐姐也很优秀,她可是校篮球队的主力!”
玉清早已学会不在意这些话,她的目标很明确——考上一所好大学,彻底离开这个家。
两天后张阿姨带来令人失望的消息:“这个号码确实已经停用了,但我托香港的朋友查了一下,找到了李志强现在的公司。”
张阿姨递给她一张名片:“这是他公司的联系方式,你可以试着写封信或者发邮件。”
玉清接过名片,小心收好,忐忑地问:“如果能找到他,您觉得他会认我这个女儿吗?”
张阿姨犹豫了一下:“这个很难说,都这么多年了,况且他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。但无论如何,尝试总比放弃好,至少你能知道真相。”
玉清点点头,明白张阿姨说得有道理,她必须做好心理准备,接受任何可能的结果。
“亲爱的玉清:收到你的信,我震惊又欣喜。我从未想过莉杉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延续中……”看到信的开头,玉清的手剧烈颤抖起来,这是李志强的回信,他没有否认,似乎接受了玉清可能是他女儿的事实。
“我离开广东后,曾多次尝试联系你母亲,但都没有成功。几年后我听说她结婚了,我才死心,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。如果我当初知道她怀了你,我一定会不顾一切回到她身边。这么多年来,我一直活在遗憾和自责中。”
这个约定成了玉清高三生活的精神支柱,让她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依然坚定前行。
“我会记得的,爸。”玉清平静地说,眼中却闪过一丝冷意,在心里默默补充:是的,我会记得这十五年来你们对我的“好”,每一分每一秒都会记得。
距离高考只剩一个月时玉清收到一个特别的包裹——来自香港的亲子鉴定试剂盒。
李志强在电话里解释:“这是目前最准确的亲子鉴定方法,只需要你的一点口腔黏膜样本。结果会很快出来,不用等到高考后见面才知道真相。”
这次通话后,玉清对未来充满希望,她唯一要做的就是全力以赴,考出好成绩,彻底摆脱张家的控制。
最后一科结束的铃声响起,标志着她十五年求学生涯的结束,也预示着新生活的开始。
玉清微笑不语,她选择法律,不仅因为兴趣,更因为她知道法律的力量——可以保护弱者,惩罚恶人,维护正义。
她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,砰砰直跳,一刻也等不及,赶忙打开电脑,登录查分网站。
手指在键盘上微微颤抖,她小心翼翼地输入准考证号和密码,深吸一口气,点击了查询按钮。几秒钟后屏幕上跳出一串数字——645分!
电话刚一接通,玉清就压低声音,努力克制着内心的兴奋:“张阿姨,我考了645分!”
几分钟后手机“叮咚”一声,李志强回复道:“我的女儿真了不起!我为你骄傲!”
他下班回到家,一进门就看到玉清坐在客厅,便问道:“玉清,听说你考了645分?”
这时,姚小玲从厨房走出来,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,酸溜溜地说:“考得好又怎样?还不是得靠家里供着上学。”
玉清没有理会她的挑衅,只是平静地说:“我想办个升学宴,邀请一些老师和同学。”
玉清本以为会遭到拒绝,没想到张维强却出人意料地点点头:“办就办吧,毕竟考上这么好的大学,也是给我们长脸。”
他意味深长地看了玉清一眼,接着说:“到时候邻居亲戚都会来,可别给我丢人。”
玉清提前就开始忙碌起来,她邀请了班主任、数学老师李老师,还有几位关系不错的同学,以及母亲的几位老同学。
她站在布置一新的宴会厅里,看着那一个个精美的装饰,心中暗暗说道:“明天,就是新生活的开始。”
“是啊,我们对她的学习可是非常重视的。”姚小玲也在一旁不甘示弱地附和着。
“你这孩子太谦虚了!”张维强在一旁笑着插话,“她从小学习就特别刻苦,我们都不用操心。”玉清不动声色地瞥了他一眼,心中暗想:是啊,你们确实从来没操心过,除了偶尔的责骂和冷漠。
他清了清嗓子,情真意切地说道:“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我女儿的升学宴。玉清从小就聪明懂事,这次考上211大学,实现了我们全家的期望……”
站在话筒前,她环顾四周,看到了老师们期待的目光,同学们鼓励的表情,还有张维强和姚小玲脸上那矜持的微笑。
“首先,我要感谢各位来宾在百忙之中抽空参加我的升学宴。”玉清的开场白平淡无奇,但声音却异常清晰。
“特别感谢我的老师们,是你们的教导让我有今天的成绩。”她向班主任和李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,引来一阵热烈的掌声。
玉清的语气开始发生变化,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,“是他们教会了我什么是忍耐,什么是独立,什么是困境求生。”
有人察觉到玉清话中的异样,投来疑惑的目光;有人则交头接耳,小声议论起来。张维强和姚小玲的笑容也逐渐凝固,脸上露出一丝不安。
当他看清里面的内容时,整个人如同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冰水,身体也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。